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Lecture 15 社會創新


口罩地圖 
使用 app 減少排隊,整合藥局與健保資料庫
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也不知道藥局與健保資料可以發揮這樣的用途

防疫醫師
類似兵推
不是立即去做就有成果
從2003 sars 獲得教訓,不是今天想到,明天就去做
需要長期的準備

     工程師 X 舊電腦 4:34

     復健 X 遊戲機,(2:32)

     失智照護 X 劇場 5:27



輪椅 X 時尚 15:00 transcript 

Refugee Food, video 15:00, NHK with transcripts


1. 為什麼物流機器人可以減少工作人員移動距離,從一天20公里減為10公里?
2. 上述機器人輔助物流有什麼問題或限制?


路易斯先生 15:00 減少寶特瓶使用的app


台灣社會未來議題

我覺得台灣/世界最需要的服務設計是什麼?
更美好的生活,包含老人照護,少子化議題,收入增加,生活品質提升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行動研究

身心障礙活動家 15:00


行動研究

定義:不是透過玻璃觀察研究對象,而是有意識的介入並同時建立夥伴關係

行動研究尋求轉換現狀的變革,而不是純粹為了知性或學術的目的

採取行動並同時進行研究

MIT Professor Kurt Lewin, 1944



特性:由規劃,行動,事實發現,反思所組成的螺旋式前進過程,而非傳統的假設,驗證,結論,不足部分則歸為研究限制的線性研究過程

行動研究中問題重塑為常態,尋求改變現狀解決問題,獲得結論不是目的

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互為主體性,彼此充權


哲學:預先的知識未必是有益的,平等的互相學習彼此是必要的

果凍的故事

窮人是沒錢過生活的專家

身障者是帶著障礙每日過活的專家

我們對其經驗世界是無知的,因為我們是未曾有如此經驗的存在,因此歸零重新學習是必要的

我們不知道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我們不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所以需要行動研究去深入


本質:一個進入田野,歸零,觀察,互動,參與,反思,尋求變更的過程

知識乃從行動後的事實發現所獲得,知識是根基於田野脈絡的,從田野獲得的知識具有在地屬性,知識可以應用在行動上

失智醫生 49:00 expired

這部紀錄片增進了哪些對失智症的了解。


一年的跟拍

從 醫生vs. 病人 到 醫生也是病人

日間照護真的適合失智症病人嗎? 自己參加日間照護後,覺得寂寞,不開心,不想去,沒有意思

考慮到家人減輕負擔的需求,沒有考慮病人的需求

醫生研究大腦,神經系統的病變,卻不曾觸及病人內心世界,患病後的不安,焦慮

無法安慰病人,因為他們如此痛苦

患病後日常確定性減少

日記中寫下對妻子細心照顧的感謝

失智症醫師得了失智症,研究才算完成


討論:

勞資劇場,酗酒,家暴

Set tr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