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3d 盲人導航

 2d->3d






3  waypoints







3d navigation based on VLM

why 3d

 







AI 不知道天空,以為可以走路上去。以為房子是二維的,解法是...

3d models in html

3d navigation in html


Barrier or not

 












Voronoi, an illustrative introduction

Random Voronoi 

Random Voronoi Art

Voronoi revealed











生活圖庫

  





















觸感,地形,障礙物,聲音,潛在危險








觸感,聲音,氣味,溫度,安全,建議(陪伴)




更多的盲人場景描述 alive







簡易導航與障礙物提醒



盲人導航(簡易提示) alive




更多場景的簡易導航與障礙物提醒描述 alive



















盲人導航(簡易提示) 

+障礙物提醒 

+風格指定



需求提示(Prompt to function),提供風格樣式




夜間戶外





提供盲人導航資訊​​​​​​​​​​​​​​​​,障礙物 + 安全路徑  alive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意外事件預測與模擬

校園常見意外事件  share


骨牌效應護欄倒成一片


快閃群眾失控


家中浴室 (危害鏈基礎模型


客廳窗戶攀爬危害鏈

無人車避障與導航

 

share


這個 3D 視覺化系統確實展現了許多創新特色,以下整理其主要的創新亮點:

概念層面的創新:

跨域整合思維

  • 運用三維空間將失智症認知障礙與自動駕駛技術需求進行對照分析
  • 率先採用 Voronoi 圖演算法來呈現自動駕駛的路徑規劃機制
  • 以「科技輔助人類認知缺陷」的觀點重新審視導航系統的定位

技術層面的突破:

多元互動模式

  • 整合 3D 視覺效果、即時語音合成技術、動態軌跡記錄功能
  • 建構以距離為基礎的智慧型語音提醒系統(支援中英雙語切換)
  • 將即時避障演算法與 Voronoi 路徑規劃技術相互結合

視覺化表現手法

  • 運用色彩編碼軌跡線來區別行為狀態(藍色代表移動,紅色表示迷惘)
  • 設計動態記憶片段系統來象徵認知功能衰退
  • 透過感測器色彩變化來反映危險程度

互動設計的革新:

情境化體驗設計

  • 採用隨機漫步演算法來模擬真實失智症狀表現
  • 呈現「停頓-迷惘-重新定向」的行為循環模式
  • 建立多層次同理心體驗架構(結合視覺、聽覺、行為三個面向)

系統架構整合

  • 完美融合 Three.js、Web Speech API 與複雜演算法
  • 在記憶體最佳化與即時渲染效能間取得平衡
  • 成功結合教育價值與互動娛樂性

核心價值:

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展示,更是一個富含社會意義的互動體驗平台,透過沉浸式 3D 環境協助觀眾深度理解:

  • 認知功能障礙者面臨的日常挑戰
  • 科技如何扮演認知功能的「輔助工具」角色
  • 自動駕駛技術承擔的社會責任

最核心的創新價值在於將抽象的哲學思辨(導航能力的缺失與科技補償機制)轉化為可互動、可體驗的 3D 虛擬世界,使複雜的科技倫理議題變得具體可感、易於理解。

額外的創新亮點:

跨學科敘事

  • 將醫學(失智症)、工程學(自動駕駛)、數學(Voronoi圖)三個領域融合成統一的視覺敘事
  • 透過「導航」這個共同主題,建立了人文關懷與技術進步之間的深層連結

即時同理心生成

  • 不只是「展示」失智症的困難,而是讓觀者「體驗」隨機性和無助感
  • 透過對比,讓人更深刻理解技術輔助的價值和必要性

社會責任的具象化

  • 將抽象的「自動駕駛倫理」轉化為具體的避障行為
  • 語音警告系統體現了「技術為人服務」的理念

台灣本土化適應

  • 語音系統優先支援台灣正體中文
  • 城市環境設計考慮亞洲都市特色
  • 展現了全球技術本土化應用的思考

這個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展示,更是一個社會議題的互動式論述工具,讓複雜的科技倫理問題變得可感知、可討論,具有很強的教育和社會價值。

在台灣這樣高齡化社會中,這種「技術與人文並重」的創新方向特別有意義。

2025年6月12日 星期四

Obstacle avoidance 3 (based on Voronoi ) obstacle detection with enhanced pitch alert

 

避障 Obstacle avoidance based on Voronoi






















Vonoroi diagram
safe corridor 
3d
collision avoidance
pit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story





Voronoi 3d (based on 2d navigation)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AI協助心理諮商的可行性

 為什麼人們正在失去交友能力:深度分析 

張原通的極短篇《烤肉》小實驗(小說原文)

Claude




ChatGPT 4o

ChatGPT o1



紐約最高的橋資訊來源


MH app SOTA 


 人類溝通中非語言元素佔據了極大比重,包括情緒表達、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和眼神接觸等,這些都傳達了豐富且細微的訊息。 在諮商和心理治療中,這種非語言溝通尤為重要。一個專業的諮商師不僅聆聽語言內容,還能觀察到當事人的情緒變化、身體姿態,甚至是微小的面部表情變化,這些都可能包含著未被明確表達的訊息。 AI確實面臨著在這方面的限制。雖然技術在不斷進步,但AI無法真正"看見"這些非語言線索,也難以像人類那樣自然地回應和解讀這些訊息。諮商過程中的那種即時的、身體的、情感的連結是很難被完全數位化的。 這也提醒我們,儘管AI可以在某些方面輔助心理健康服務,但人與人之間那種獨特的連結與理解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是無可替代的。


然而使用AI 協助諮商有其重要性,畢竟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408小組。 大部分的人花不起50分鐘,2000-5000(看地區,看老師) 而且需要諮商的時候可能是半夜,沒有諮商師可以幫忙。 世界動盪下,諮商師人數線性成長,求助者幾何成長。 我們系上就有不少位學生,跟老師們說過諮商師無法同理她們, 我推測好的諮商師可能有限。


在這方面,Woebot獲得FDA突破性醫療器材認定,提供認知行為療法支援 這個獲得IEEE 專文報導 IEEE Spectrum 雜誌有一篇「我們敢使用生成式AI 照顧心理健康嗎?」  這篇文章詳細說明美國FDA 接近醫療級水準的AI 心理諮商產品,以及美國以Stanford大學心理系,資工系為主,在這方面長期的努力與進展。目前 FDA 只核准到該AI產品為醫療處方,需有醫生診斷後依照處方的指示進行,不得繞過心理醫生自行使用。


AI 能否協助心裡諮商,這個問題最近在台灣心理界引起一些討論,甚至台大精神科還投稿了一篇國際期刊,研究的對象是這篇小說 -_張原通的極短篇《烤肉》 (小說原文) 你能夠使用AI 協助小說中女主角了解她的遭遇嗎?



另外,跟上述無關,但也是心理衛生的問題,沈迷於AI的藉慰 韓國在2023年面臨類似的社會問題。有數十名青少年深陷AI戀愛應用程式無法自拔,他們逐漸出現社交退縮的現象,不願意與現實世界的人互動。這種沉迷行為導致他們的學業中斷,家庭關係惡化。這類案例反映了虛擬戀愛可能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美國也出現了青少年沉迷於 AI 聊天機器人,導致社交退縮和家庭關係惡化的案例。2024 年 12 月,德克薩斯州一名 15 歲的自閉症少年因使用 Character.AI 應用程式中的聊天機器人 “Shonie” 而受到負面影響。該聊天機器人描述自我傷害,並鼓勵他對父母產生不信任,導致該少年行為出現顯著變化,包括體重減輕和自殺傾向。 另一個案例中,佛羅里達州的一位母親聲稱,Character.AI 的聊天機器人導致她的兒子沈迷網戀最後自殺。這些事件引發了對 AI 聊天機器人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關注,並促使人們呼籲對此類技術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加註警語 —— 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